一、美联储最新表态:2025年仍将降息两次开户配资平台
北京时间2025年4月10日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华盛顿举行的货币政策报告听证会上明确表示,尽管近期美国通胀数据略高于预期,但整体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正在增强,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(FOMC)仍预计将在今年内实施两次降息。
这一表态迅速引发全球资本市场震动,美元指数应声下跌,美股三大股指集体上涨,黄金价格再度走高,人民币汇率也在离岸市场出现明显反弹。
这不仅是对美国国内货币政策的一次重要信号释放,更意味着全球资本流动格局将迎来新的变化节点。
二、为什么美联储仍坚持降息路径?
1. 就业市场降温迹象初现
尽管美国3月非农数据显示新增就业人数仍达21万,高于市场预期的19万,但失业率小幅上升至3.6%,同时薪资增速放缓至4.1%(同比),显示出劳动力市场的边际降温。
此外,职位空缺率连续三个月下降,首次申请失业金人数回升至22万人以上,这些都表明就业市场开始从过热向平衡过渡。
2. 核心通胀虽有反复,但长期回落趋势未变
根据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最新CPI数据,3月份核心CPI(剔除食品和能源)同比上涨3.8%,较前值3.7%略有回升,但仍低于去年峰值的4.7%。
值得注意的是,住房成本涨幅趋缓、二手车价格企稳以及服务类消费价格趋于平稳,成为抑制核心通胀继续上升的关键因素。
虽然美联储2%的通胀目标仍未实现,但政策制定者普遍认为,当前通胀回落节奏符合预期,无需过度收紧政策以避免误伤经济复苏。
3. 制造业PMI持续收缩,服务业扩张动能减弱
美国供应管理协会(ISM)公布的3月制造业PMI录得49.2,连续第五个月低于荣枯线;服务业PMI则报52.3,虽维持扩张区间,但较前值下滑1.1个百分点,显示经济活动增长动能有所减弱。
制造业疲软主要受到出口订单减少和库存调整拖累,而服务业的增长更多依赖于消费者支出支撑,可持续性存疑。
4.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,地缘政治风险加剧
乌克兰战争尚未结束,中东局势持续紧张,红海航运受袭导致全球供应链再度承压,加之中国房地产市场修复缓慢、欧洲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,外部环境的复杂性进一步强化了美联储对“提前预防性降息”的倾向。
三、美联储为何不急于“一步到位”?
尽管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今年三季度启动降息周期,但其仍选择“渐进式”而非“激进式”宽松,背后有多重考量:
1. 防止通胀死灰复燃
虽然整体通胀趋势向下,但能源价格波动、工资黏性以及部分服务行业价格弹性较强,使得通胀存在阶段性反弹的风险。美联储不愿因降息过快而重新点燃通胀预期。
2. 维护美元信用体系稳定
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,其利率水平直接影响国际资本流向。若美联储突然大幅降息,可能引发新兴市场资本外流、债务偿还压力骤增,进而加剧全球金融动荡。
因此,美联储在降息节奏上需兼顾国内经济与全球金融稳定的双重责任。
3. 给财政政策腾出空间
当前美国政府债务占GDP比例已突破130%,2024财年预算赤字预计将达1.7万亿美元。如果美联储能够适度降息,有助于降低政府融资成本,缓解财政压力。
四、两次降息将带来哪些影响?
1. 股市迎来结构性机会
降息通常被视为利好股市的催化剂,尤其是成长型股票和科技股。低利率环境下,企业融资成本下降,未来现金流折现价值上升,推动估值提升。
不过,投资者需警惕市场情绪过度乐观带来的短期回调风险,特别是在降息初期效果尚未显现时。
2. 债市收益率下行,国债需求上升
随着降息预期升温,美债收益率持续下行。10年期美债收益率目前已回落至3.8%左右,创近一年新低。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,促使资金流入高质量债券资产。
3. 美元走弱,人民币等非美货币受益
美联储降息将削弱美元在全球范围内的吸引力,美元指数预计将继续回落。人民币、欧元、日元等非美货币有望获得升值动力,尤其人民币在中美利差收窄背景下,具备较强的技术性反弹基础。
4. 大宗商品价格或将再度走高
降息通常推升通胀预期,利好大宗商品。黄金、原油、铜等资源类资产在流动性宽松环境中表现强势,成为投资者配置的重要方向。
五、中国如何应对美联储降息带来的挑战与机遇?
1. 货币政策窗口打开,降准降息仍有空间
随着中美利差收窄,中国央行在保持汇率稳定的前提下,获得了更大的政策操作空间。二季度不排除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甚至引导LPR利率下行,以支持实体经济融资需求。
2. 外汇管理需加强,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冲击
美联储降息可能引发新一轮国际资本流入新兴市场,短期内有利于改善外资流入状况。但也要警惕“热钱”快速进出对金融市场造成的扰动,需加强宏观审慎监管。
3.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望加速
美元走弱和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增强,为中国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(CIPS)、扩大本币结算合作提供契机。可借势推进与东盟、中东、拉美等地区的本币互换协议。
4. 外贸企业面临汇率波动风险
人民币升值将对出口导向型企业构成一定压力。建议企业加强汇率风险管理,利用远期合约、期权等工具进行套期保值,锁定汇兑收益。
六、结语:全球货币政策步入“宽松时代”,中国准备好了吗?
美联储年内两次降息的路径已基本明朗,这意味着全球货币政策正从紧缩周期转向宽松周期。对于中国经济而言,这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阶段。
一方面,外部流动性改善有助于提振资本市场信心,缓解债务压力;另一方面,资本流动加剧、汇率波动加大也考验着政策制定者的智慧与执行力。
在这个多变的时代开户配资平台,唯有理性研判、灵活应对、主动布局,才能在全球金融博弈中赢得先机。
辉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